关于环保,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尝试的七件事

突然想说一说环境保护,说一说我们每个人可以做些什么、以及为什么要这么做。

在每个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中,关于环保,从易到难大致有这么几件事可以做。

第一就是不乱扔垃圾,保证从自己身上离开的任何垃圾最终的归宿都是垃圾箱。我承认在公共设施不够健全的地方,连这一点都稍微有些困难,我的方法是把自己裤子口袋中的一个当作垃圾袋,或者在背包里放一个垃圾袋,每天回家后清理。

第二是垃圾分类和回收。按照自己所在地区的垃圾分类方法进行分类,比如我这里主要分为三类:可回收再利用的(比如纸和金属),可降解的(比如大部分食物),和不可回收只能填埋的(比如塑料袋)。更细致的划分还有电池、电器产品、油漆等,有条件的都应该把这些特殊垃圾抛弃到指定地点。

第三是抵制塑料包装产品,比如塑料袋、一次性饭盒、采用塑料包装的食品等。也不用对自己太苛刻,拿出抵制日货一半的热情就够了,比如去超市自备购物袋、少吃外卖盒饭等等,试一试就知道,其实并没有很难。

第四是随手捡被别人抛弃到地上的垃圾。从这里开始就有点儿难了,如果你还没有被吓倒,还愿意去尝试,我就必须像夸我儿子一样夸你一句:你真棒!做到这一条的关键是克服心里“关我屁事”的想法,试着把整个地球当作自己的家,只要看到家里有垃圾,就捡起来。

第五是选择更环保的交通工具,比如自行车、电动车、或者公车和地铁,减少家庭用燃油车的使用频率,如果可以的话减少飞机的乘坐频率。这个很难,我明白,其实只要能意识到排放问题的严重性,并且愿意在自己身上尝试改变,哪怕只有一点点,也是非常好的。

第六是食物的选择,减少红肉的消耗。老实讲,我做不到这一条,不让我吃牛肉我死的心都有了,所以我也不好意思劝别人。而且任何事情用力过猛也会招人反感和抵触,不划算。但如果你本来就对吃鱼还是吃牛肉无所谓,那恭喜你,轻轻松松就能帮地球一个忙,多吃鱼少吃牛肉就行。

第七也是最后一条,就是节俭,降低消耗。每个人在自己可以接受的限度下,少吃一点、少花一点,爱惜旧物、多用二手。说真的这一条对很多人来说很难,但对另一些本身就节俭甚至小气的人来说却反而容易,你们继续小气就行,如果女朋友再抱怨不给她钱花,你就说你其实是为了环保,有些女的可能就信了。

以上七条背后的原理,有心的朋友可以google一下关于环保的知识,我就不赘述了。需要示范和激励的也可以在网上找到很多优秀的例子,比如最近比较流行的TrashTag。注意最好用英文,中文环境里暂时还没有成熟的环保概念(一如其他很多先进概念)。

最后说一说动机,为什么要花力气做环保。环保这个事情重不重要其实已经没什么好争论的了,我更想说的是从个人的角度出发,有两点是值得考虑的。

首先是这件事情简单有效,你随手捡一下垃圾或者少开一次车,对环境的帮助是立竿见影的,也许小,但是实实在在的存在。而不像你努力在做的其他事情,比如每天加班加到九点、请喜欢的女孩儿吃饭、帮儿子辅导功课、给亲人普及科学知识、劝成功企业家不要随便强奸女大学生,等等等等。这些事你做完了,也只能换一个心安理得而已,至于能不能达到目的,十有八九还是得听天由命。说白了,我们都是普通人,能力有限的厉害。

其次,我不客气的问一句,你这辈子,有没有做过任何比自身、比家庭更大的事情,有没有做过任何让全人类都受益的牛逼事情?你肯定想过最好能生活在一个更美好的世界里,但你有没有想过亲自用自己的双手来创造这个世界?美好世界是存在的,but you gotta be part of it, not chasing after it.

环保就是这么个简单有效、又非常伟大的事情,我们每个人不论富裕或贫穷、强壮或弱小,都有机会贡献属于自己的那一份。而且不需要有负担,比如有洁癖的人就别捡垃圾了,喜欢开车的人继续开你的车,只要想,你总能找到其它力所能及的事去做。

最后说一句,虽然目前为止我对人类本性的失望多过希望,但我还是认为人类deserve more time to evolve。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就是我们对自己族类最大的善意之一。

讲一件工作中的事

我们部门那个把所有员工都欺负哭的经理,现在被调离原岗位并且不允许再带人了。一个祸害终于被清理。从我最先跟他翻脸、举报,到他被勒令不许跟我讲话、并被送去培训班学习人际关系,一直到最后屡教不改终于被撤职,前后一共用了将近一年时间。

他是一个性格有极大缺陷的人,自负、多疑,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对周围所有人毫无理解和尊重。就是那种从小被父母虐、长大以后心里扭曲接着虐别人的人。对他的悲惨童年我很是同情,但也只是同情而已。我知道这种人是永远不会改变的,只有让他远离可以轻易冒犯别人的位置,才能保障多数人的安全。

但是实际情况是,他的手下换了一批又一批(都是哭着逃走的),唯独他,居然在经理这个位置上坐了十多年,岿然不动。体制是主要问题,其次是他的凶悍风格,导致大部分人不敢和他斗,只有选择跑路。

我虽然不是他的下属,但也因工作需要不幸成为他的受害者之一。从那以后我跟他的所有下属都聊过,一是掌握更多证据,第二也希望更多人能站出来抗争。

所有交谈中,有一次给我印象很深,是一个中国同事给我说的,他说他爸打电话问他,他这样明着跟经理斗,经理会不会私下报复,比如人身伤害什么的。

我当时一下就懵了,真的。我心想,你儿子都被人欺负成那样了,你不教你儿子去人身伤害那个畜生,反而担心你儿子的哪怕一丁点反抗行为会带来所谓的更大伤害?!我的天,人都是这么懦弱的吗?还是这么懦弱的中国人比较多一些?

这要是我爸,我直接就把电话砸了。我脾气暴,而且认死理,这种人不应该在经理的职位上祸害人,我就要竭尽全力把他赶下去。你要敢来“人身伤害”我,除非你心狠手辣把我弄死,否则我一定送你进监狱然后看你在里面被人操翻。(当然了,我本来也不是特别想活,这一点必须承认。)

至少现在还没有人来报复我。偶尔会在走廊和他擦身而过,他从来都是低着头,并没有掏出刀子。

我想说的是,活着有那么重要吗?生命真的有那么美好?能让人对是非和尊严这么重要的东西都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老实说,我们这次斗争的胜利,真正值得炫耀的地方只有一个,那就是在最开始,我们鼓起勇气选择了反抗。至于之后的很多周折直到胜利,实在没有什么高明之处,甚至是运气的成分居多,但是那都不重要,即便最后输了,也不重要。重要的是, it takes courage to do the right thing, and we did it.

跟罗马尼亚人比上进

今天突然想起罗马尼亚人。

很猛的,罗马尼亚人。我认识的罗马尼亚人无一例外的全都是学霸或者工作狂,他们功利、勤奋、上进心强,在学业或事业上向前冲的时候如果从你身边经过,他们身上的风都能把你带倒。就是这么猛,非常可怕!

但是说起上进心,我觉得上进心这东西需要细分。比如说对于财富和地位,我就特别没有上进心。倒不是说我不喜欢钱,硬要往我兜里塞钱我也能handle的来,但要是让我为了钱去拼、去奋斗,我就不高兴。对我来说有一点点钱就够了,我宁愿抱着游戏机或者一条狗躺在沙发里打发时间,也不愿意为了一点儿钱多浪费哪怕一秒钟。

权力我也不喜欢。我承认我对有权势的人有那么一点点偏见——我觉得他们都是傻逼。我不想当傻逼,我要当聪明逼。我们聪明逼的一大特征就是,从不强加于人。而有权势的人是做不到这一点的。

但要是由此得出我毫无上进心这个结论,我是不服的。我有上进心,只不过我的上进心表现在其他方面而已。

比如说虽然我已经长得这么好看了,但我还是一直坚持健身和控制饮食,这么做的目的,就是为了能让身体更加健康一些、性感一些,为了让大家一看到我就能感到赏心悦目、心潮澎湃。在娱乐大众这条道路上,我从未停歇。

我还非常认真和积极的做垃圾分类,我家厨房的三个垃圾箱我每天翻八遍,就是为了把老婆儿子扔错的垃圾挑出来重新分类。这算不算上进心?我觉得算,非常算。我的目标就是做全小区垃圾分类最细致的住户,我太上进了我!

另外,我还不打狗。以前打,现在不打了。我家狗智商不随我,我这辈子不漏一滴尿在马桶外面,但我家狗呢,每隔两天就要给我在地板上尿一泡,怎么说都不听。而且我也不冲陌生人乱叫,他可好,嚎起来活像一名东北人,感觉想把整个小区的大人小孩儿全都咬死。所以我以前实在忍不住了就飞踹他,跑到距离他两米远就开始起跳飞踹。现在不了,现在我服输了。在服输这个项目上我也是非常上进,全小区第一名,毋庸置疑。

所以说和罗马尼亚人比上进,我没有输,谁说我输了谁就是不客观,就是嫉妒我长得好看。

有谁会罗马尼亚语的?帮我把我的这声哀嚎翻译一下,我要嚎给罗马尼亚人听。

我没有敌人

我没有敌人,也没有仇恨。

所有监控过我,捉捕过我、审讯过我的警察,起诉过我的检察官,判决过我的法官,都不是我的敌人。虽然我无法接受你们的监控、逮捕、起诉和判决,但我尊重你的职业与人格。

因为,仇恨会腐蚀一个人的智慧和良知,敌人意识将毒化一个民族的精神,煽动起你死我活的残酷斗争,毁掉一个社会的宽容和人性,阻碍一个国家走向自由民主的进程。所以,我希望自己能够超越个人的遭遇来看待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变化,以最大的善意对待政权的敌意,以爱化解恨。

这是刘晓波在《我没有敌人 – 我的最后陈述》中说的话。即便是他的盟友,也有人认为他的“我没有敌人”这句话过于矫情。是啊,被残害至此,心中怎么会不怀有恨?又怎么会没有敌人?

但我能理解他,而且我认为他是对的。从效果上看,对任何一个人或群体的仇恨都不会得出好的回报,无论你的出发点是多么正义,也不管暂时得到了什么成果,仇恨都会埋伏在黑暗里,从你意想不到的角度和时间发起反击,并终将把你吞噬。因为归根结底,这是一个以人为根本的世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决定整个人类的走向。

同样的,刘晓波对爱的理解和实践也非常让人敬佩,“以爱化解恨”是普通人做不到、也不屑去做的。这是一种极高的境界,就像他本人说的:希望能够“超越个人的遭遇”来看待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变化。一个人,当他能做到超越个人、站在更高的位置俯视并爱护全人类的时候,他注定是一个伟大的人、注定做一番不平凡的事,而整个世界,都会长时间的沐浴在他所带来的人性的光辉之中。

正是基于这样的信念和亲历,我坚信中国的政治进步不会停止,我对未来自由中国的降临充满乐观的期待,因为任何力量也无法阻拦心向自由的人性欲求,中国终将变成人权至上的法治国。

这是刘晓波对未来的态度,竟然如此的乐观,他是怎么做到的这一点抛开不谈,但作为一名战士,一名代替我们上战场,为了我们的权益和未来战斗的战士,我们应该庆幸他能拥有这样的乐观,因为只有如此,他才能坚持下去,才能不被巨大的挫败感和眼前的黑暗所击溃。

但是他并没有能够坚持多久,不是他不想,只是没有被给予机会。至少,他并没有败给自己,对他来说,有这一点就足够了。

在他去世之前的最后一次对公众的自由发言里,他借机道出了对自己妻子的爱。

如果让我说出这二十年来最幸运的经历,那就是得到了我的妻子刘霞的无私的爱。

今天,我妻子无法到庭旁听,但我还是要对你说,亲爱的,我坚信你对我的爱将一如既往。

这么多年来,在我的无自由的生活中,我们的爱饱含着外在环境所强加的苦涩,但回味起来依然无穷。我在有形的监狱中服刑,你在无形的心狱中等待,你的爱,就是超越高墙、穿透铁窗的阳光,扶摸我的每寸皮肤,温暖我的每个细胞,让我始终保有内心的平和、坦荡与明亮,让狱中的每分钟都充满意义。而我对你的爱,充满了负疚和歉意,有时沉重得让我脚步蹒跚。

我是荒野中的顽石,任由狂风暴雨的抽打,冷得让人不敢触碰。但我的爱是坚硬的、锋利的,可以穿透任何阻碍。即使我被碾成粉末,我也会用灰烬拥抱你。

亲爱的,有你的爱,我就会坦然面对即将到来的审判,无悔于自己的选择,乐观地期待着明天。

这是我读到过的最凄美的情书,他们的爱情让人心碎,但是从更广义的角度来看,这样的爱情更让人振奋,甚至足够让人对中国以及人类的未来重新燃起希望。爱就是信念,爱就是信仰,不是么?不论我们经历到的人性有多么丑恶,只要还有爱,就值得我们去坚持、宽容、和战斗,为了我们的爱人,为了人性中哪怕只有一点点的、时断时续的爱的光辉。

很多人说,中国人不配拥有刘晓波。我理解他们的意思,但我更想说的是,如果你去问刘晓波,他一定不会同意这句话。不是配不配的问题,他的境界不止于此,他为之战斗的,不只是“配”或者“不配”的他的同胞,更重要的是为了他的信仰、以及他认为最重要和正确的事,那就是言论自由、人类进步、和用爱化解恨。只要所有这些能够实现,他并不会在乎受益的人到底“配不配”,甚至在他来看,所有人都配。

英雄离去,悲伤过后,更重要的是作为普通人的我们,应该做些什么。这样说并不是为了拉壮丁,更不是指责无动于衷的人们,每个人都有选择的权利,刘晓波也一定深谙于此,我想,他在天之灵,应该也不愿看到自己的死被用来强加于人。我只希望,他的付出能带来思考,就算是争论也好,如果在思考和争论之后,真的有更多人发自内心的相信刘晓波生前所信,并为之付出自己哪怕最微薄的努力,那就是整个中国乃至全世界的幸事。

这篇文章没有仇恨,只有爱,为了刘晓波,也为了所有持共同信念的人们。

刘晓波先生,愿你安息。愿越来越多的人能够真切感受到你所向往过的爱和自由,愿你所期待的美好未来,终有一日能够到来。


表达自由,人权之基,人性之本,真理之母。封杀言论自由,践踏人权,窒息人性,压抑真理。 为践行宪法赋予的言论自由之权利,当尽到一个中国公民的社会责任,我的所作所为无罪,即便为此被指控,也无怨言。

刘晓波 -《我没有敌人 – 我的最后陈述》

在国庆日向两个女人开战

加拿大150周年国庆这一天上午,渥太华主会场国会山上已经有两万多人在观看庆祝仪式,另外还有好几千人还在排队等待进场,我们就是其中一员。

我和几个朋友已经排了半小时,前进的速度非常缓慢,估计等待时间会在3个小时以上。每当经过一个十字路口,大家会主动断开队伍给过往的汽车让道,就在其中一个路口,我看见两个中国女孩从旁边观察了一阵后、鬼鬼祟祟的插到了上半截队伍的末尾。汽车开过,我刚好是下半截的第一个,于是我走上去,开始了我在国庆日和两个女人的战斗。


我:欸,不好意思,请到后面排队。

女人甲:我们一直在这儿排的啊!(理直气壮)

我:(惊讶,开始不爽)不可能啊,我们跟在这几个老外后面半小时了,突然多出来个你我们能不知道?

女人甲:(顿了一秒)是你一直没看见我们而已,那你知不知道你后面的人是谁?

我:(愤怒)这位小姑娘你口才不错啊,你口才这么好你怎么不去说单口相声呢,跑到这儿来插队,太屈才了你。

女人乙:你这个人怎么这样,我们本来就在这儿,谁插队了!

我:(彻底爆发,眼神凌厉)所以就是说,你俩不但插队,而且还撒谎,不但撒谎,而且脸皮还厚,不但脸皮厚,而且脑袋还不灵。我是刚从队头走回来的,保守估计这条队伍总共有五千人。你说你要插队,冒同样大的丢人风险,你就应该插到第两百号人那儿,结果你俩倒好,插了个四千八,你不白瞎么你。这就好比,你俩去抢银行,端着冲锋枪进去抓了桌子上一把五毛钱硬币,揣兜里拔腿就跑。(语调突然变和蔼)你说你是不是做错了,是不是早上没带脑子就出门了?

女人甲:(转过身子背对我)。。。

女人乙:(气势弱下来)哦,那可能是我们没看见马路那边还有一条队,我们来的时候以为这儿是队尾。

我:(心里知道对方仍然在撒谎,但我也已经不愿再纠缠)好吧,你说没看到就没看到吧,那我现在告诉你,队尾在那儿,你俩去排吧。

女人乙:(伸手拽女人甲)走吧。

(女人甲不情愿的离开)


以上全过程只有我的部分台词稍有艺术性加工,其它纯属事实。

这件事儿拿出来讲,本身顶多算是篇日记和调侃。但我其实还想说的是,虽然我对这些秩序破坏者看不惯,并且很容易对他们表现出敌意,但我其实不恨他们,至少没有我表现出的那么恨。

因为我觉得人是有多面性的。打个比方,假设在这两个女孩离开后的第五分钟,发生了一次针对排队人群的恐怖袭击,而正是这两个人,顺手把受伤倒地的我拉进街角的一间咖啡店,救了我一命;而之前排队极守规矩的很多人,反而在慌乱中一人一脚,把我活活踩死。这都是有可能的。

再假设一下,如果我知道五分钟后这两个女孩会救我一命,我还会不会对她们插队的“小事”心怀不满?我想我还是会的。

所以我厌恶的不是这两个女孩的人品,她们的人品根本还无从判断,甚至于,我对抗的对象根本不是这两个人类个体,而是她们在当时所代表的人性的弱点之一:自私。

当然,我不是救世主,也没想做救世主,实际上我是总体来说对人类未来持悲观态度的一个人。但一个悲观者为什么还会负隅顽抗?我也不知道,也许是控制不住吧,控制不住心底里对自己种族隐隐的爱。

我和我的女网友

我只有两个网友,应该是两个吧,多于两个也不是不可能,但说明我的记性也太差了,一点儿也记不起来其他的了。

第一个网友是福建人,女孩儿,当然是女孩儿。那时候我们上Chinaren聊天室聊天开场白就是:你是女的吗?看似无礼,其实对方并不会感到被冒犯,反而认为这不过是像出示自己的VIP贵宾卡一样的例行公事,甚至会有些自豪的说:当然了,你没看到我的头像吗?(那个年代大家都还很纯,头像即性别)

我完全忘记我是怎么跟她聊起来的了,无非是油嘴滑舌罢了,没什么技术含量,就是带着满腔激情的油嘴滑舌,也不管对面正在敲键盘的小手是胖还是瘦,都全部脑补成周慧敏的样子。当然能快速要到照片就更好了。如果长得不好,又聊不来,就立马消失。但如果是美女,那就什么都好说。

跟她聊了多久我也记不清了,只记得有一次聊了一整个通宵,大早上宿舍其他人睡眼惺忪的爬起来看到我还在兴高采烈的敲键盘都吓坏了,说我肯定是坠入爱河了。我当时心里没当回事儿,我肯定在想,爱河是什么?

因为我不记得我有爱上她的感觉,是至连喜欢过的印象都很模糊了。开心是自然的,否则也不会有那么大的热情,但那时候年轻,想不清楚,也不愿意想,就只是拉着对方的手在一条不知道通向哪里的路上狂奔。

后来回忆起来才意识到,我肯定是在不知不觉中向对方做了错误的暗示,才会引得她千里迢迢坐火车来北京见我。

因为看过照片,所以真见到她的时候没有什么惊喜或失望。等等,这么说好像不对,失望也许还是有的,但不是因为她的长相,而是那种悠远神秘同时又亲近熟悉的感觉突然之间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眼前这个活生生的人,一个普通的陌生人,对这个人我不知道该如何对付,完全无从下手。

“无从下手”这四个字让现在的年轻人看起来简直要笑死了,“go get a room”,年轻人说。我也的确帮她在学校招待所“开”了一间房,帮她把行李搬进去,安顿好,道晚安,然后就没了。

真的是没了,至少在我记忆里,我连有没有带她逛校园或者去学校食堂吃顿饭都忘记了,唯一记得的只有一件事,还是我舍友告诉我的。她临走前给我宿舍打电话,约我见一面,我不在,于是她把接电话的家伙叫去了,因为有东西要给我。

“她把一块玉从脖子上取下来递到我手里,让我交给你,说是她奶奶留给她的。”我舍友带着一副怪笑对我说,“但我没接住,给摔碎了。”

“啊?!那然后呢?”

“然后她就把碎成几片的玉捡起来哭着走了。”

这就是我能记起来关于她的最后一个场景。我总觉得事情的细节应该要更丰富一些的,又或许不是,否则我何至于会全然忘记?或许,我真的只是觉得她不够漂亮而已,天下男人一般黑,我并没有好到哪里去,不过是当时没意识到、甚至不愿承认罢了。

总之这是一个简短而悲伤的故事,倒是谈不上耿耿于怀,但我每次想起来的时候都会好奇,那块玉到底长什么样子。

是什么击中了我们

我最近在想的一个问题,是人们在什么情况下会对陌生人产生同情甚至伸出援手。原因可能有很多,比如闲着没事儿干,或者喜欢那种被人感恩戴德的感觉,当然也有可能完全是像我一样出于对人类的博爱(笑)。但问题是,为什么对象是这个人而不是那个人?是地震而不是恐袭?是白血病而不是自闭症?是黑人而不是gay?

当然了,很多人的善心是无时无刻、不分对象的喷薄而出的,无论是哪一类社会事件、也不管死的人是谁,都会在社交网络上点蜡烛或者发哭脸。但即便是这些人,遇到某一类特定事件,也会表现得和平时的被悲伤不一样,就好像突然被什么东西击中胸口,嗷的一声倒地不起,半小时后爬起来虚弱的好像被人揍了一顿。

所以是有区别的,可到底是什么东西击中了我们呢?

是自己,是每个人自己的经历。那些真正能够击中你、让你产生怜悯之心的,都不是什么惨绝人寰的巨大灾难,反而是一些微小的、你曾经失去过、或者唯恐有一天会失去的东西。举个例子,如果为人父母,你就见不得跟你女儿同龄的陌生孩子受到伤害,又比如你多年前从抑郁症中走出来,就能格外理解和同情其他抑郁症患者的痛苦。

为什么会这样?难道受到伤害的孩子比抑郁症病人更“值得”同情(或者相反)?我觉得不是。悲剧就是悲剧,本质上都是相似的,最大的区别只是旁观者的自身经历不同,由此产生的代入感导致了我们对某类事件有特殊的理解力和同情心。

这里面还要提一下“经历”和“知识”的区别。有人说,只要让我多了解一些关于抑郁症的知识,我就能拥有对他们的同理心了。不行的朋友们,千万不要高估自己!除非自己亲历、或者见证身边亲密的人受苦,否则你永远无法拥有足够级别的同理心。

再往深里说一层,由此也可以看出人类的一大局限性,那就是格局太小。

整个世界虽然千姿百态,但在每个人的眼里,不过是千万个自我在不同方向和表面上的投影。你眼里的一切经过大脑的消化,都和自己的经历(尤其是苦难)联系起来,凡是看起来熟悉的,都能直击你的心灵,产生各种被夸大了的感受。而那些你从未亲身经历过的,都只会被当作身外之物旁观,无论你怎么试图理解,都很难产生共鸣。一句话,一个人的格局终究还是超越不了自身。

我不知道你们怎么想,反正我是挺沮丧的,因为这意味着在人类文明的发展道路上,至少在社会和精神这一层面存在着一道永远无法逾越的鸿沟,不同属性和经历的人群之间永远无法做到足够的理解和体谅。

过去一个月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这个地球上最强大国家的最高统帅,正在拽着全世界和他一起,在人类文明的轨道上急速倒退。虽然我相信这只是一次重大事故,长远来看我们依然会继续前进,但类似这样的阻碍将来还会有很多很多,直到我们抵达一个极限,再也无法前进半寸。

最后再回到我们日常生活的视角,说两条我小小的人生经验:如果你想更了解别人,必须感受他遭过的罪;如果你想给自己自由,先要忘掉曾受过的苦。

归根结底,这是一个冷漠的世界,祝大家好运吧。

关于死亡,我的一点想法

前些日子,我一个朋友的父亲急病去世了,她在我朋友圈留言,让我写写人的生死。我说你现在不要想这些,等伤愈再说,这需要时间。她说:“哎,伤愈哪有那么容易,你教教我?”

我无话可说。我能感受到她这句话背后的痛苦与无助,可我哪里有能力把人从失去亲人的悲伤中拉出来。命运无情,能与之抗衡的,唯有和它同样无情的时间。时间抹煞一切,也治愈一切,但糟糕的是你不能帮它加速,你能知道最好的消息就是:总有一天会痊愈。除此之外你一无所知。需要多久才能走出来?不知道。这之前有多难熬,要怎么熬?也不知道。

那怎么办?该怎么做,才能让彻底解脱前的这段时间过得稍微轻松一点?

此文是为你写的,希望能帮到你哪怕丝毫。

我很早就接触死亡这个概念了,从我能记事起,一具刚从公厕粪池里打捞起的僵硬男性尸体就在我脑中刻下了永远不可磨灭的印记,我仿佛能看到他在黑夜中捂着肚子冲进公厕的样子。

我想不通,为什么上一秒还活蹦乱跳的一个人,突然就变得这么安静和僵硬,而且再也回不去了。也许从那时候开始,我就对死亡产生了兴趣。

我发明了一个“死亡游戏”,自己一个人的时候在心里默念“死了就什么都没了、死了就什么都没了、死了就什么都没了”,集中注意力连着念五十遍,就会感到整个身体忽然沉浸到一个漆黑一望无际的所在,四周一片寂静,什么都看不到,彻底的虚无,时间的终点。在巨大的恐惧和空虚中,你会想,这也许就是人死了以后会到达的地方,这也许就是死亡本身!

可能是无法继续集中注意力,可能是内心的恐惧把你推了出来,总之这种感觉只能维持几秒,等回过神来,你才发现自己身上起了无数鸡皮疙瘩,甚至还冒出冷汗。

我既害怕,又对这个游戏上瘾。我觉得这是冥冥之中有人想告诉我关于死亡的两件事。

一是死亡意味着绝对的虚无。

人死之后没有天堂,也没有地狱,没有上帝和小鬼,也没有亲戚和朋友。你上一秒钟所拥有的一切,都像一场梦一样,消失得无影无踪。你被死亡包裹住,只有你自己,连时间都没有。你看不到出路,因为没有出路,你也看不到未来,因为没有未来。你走进虚无,然后化为虚无,从此以后,再没有这个人。

二是死亡必将到来。

听起来像是理所当然的一句话,但我相信很少有人那么认真甚至走火入魔的想过。比如你每天早上起床,都会觉得这将是和昨天一样的一天,每天晚上关灯合眼,也从没想过会有什么东西从此戛然而止。好吧,就算你焦虑过,曾经想像过明天这个时候,也许好天气甚至爱情就将不复存在。可你想过生命吗?想过自己的呼吸将在明天某个时刻突然终止吗?生命难道不是应该像现在这样一天一天连续不断,直到“永远”?

这两点构成了我对死亡的基本认知,也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之后许多年我对很多事情的看法和选择。那一年我大概八岁。

有了互联网以后,我养成一个怪癖,就是喜欢看各种事故现场的尸体照片,那些寂静、冷漠、充满着故事和情绪的画面让我欲罢而不能。我会想,当时发生了什么?这个人是什么身世、什么性格?如果没有出事,现在的他应该在哪里,说着什么样的话,脸上是什么样的表情?

没错,我是变态我知道,但有一点必须说一下,看这些照片的时候我是悲伤的。为死者、为脆弱的人类、为自己短暂的生命,我不仅痛苦,而且害怕。我觉得自己曾经或正在拥有的一切都不那么重要了,重要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行将到来的死亡。

后来我又读到一些谈及死亡的书,其中给我印象最深并持续影响着我的是村上春树在《挪威的森林》里写到的一句话:

死并不是生的对立面,而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

我读到大概第三遍的时候,才开始发觉这其实是一句很有智慧的话。我之前一直认为死是生的终结,就像夜是昼的终结一样,两者是彻底的对立。但其实不是的,恰恰相反,死亡应该是生命的一部分,只是它存在的形式很怪异,和生命的其它一切都格格不入,但也正因为如此,死亡才得以靠一己之力将生命延续到无限远处。

打个比方,如果说生命是贪吃蛇的头,死亡就是贪吃蛇的尾,它没有什么实际功能,甚至会把脑袋撞烂,但一条贪吃蛇的生命力和价值,全部都是由尾巴定义的。就是说,当一个人还活着的时候,我们不太好评价此人的一切,过去的只是过去,不论好坏,都没法从中预见他的将来;正在发生的,我们仍在静候结果;还未发生的,本身就代表着无限的可能。

而死亡呢,就像拍卖会中的木槌,咚的一声敲下去,才是真正的尘埃落定。这一声响,并不是之前所有过程的对立,而作为一段无限长的结尾永存。只有透过它,你才能确定之前生命的高潮和低谷在哪里、长度和力量有多少、影响和价值有多高。

我讲清楚了吗?我们应该拥抱死亡,它是我们的朋友,没有它,生命将没有任何意义。想象一下你被赋予无限长的生命,你还会做你现在正在做的事情吗?你曾经投入精力和时间完成的壮举,在未来的无限时间里必然有机会被自己重复甚至超越无数次,那样的话,你还会像现在这么为之骄傲吗?你对未来的所有美好梦想和规划,由于所剩时间和机会太多,还会显得那么迫切和振奋人心吗?

一句话,如果死亡不再光临,人类将变成一具具行尸走肉,生命必将毫无光彩。

说到这儿有人要问了,那生命的长短呢?为什么有些人能颐享天年,而另一些人却英年早逝,这不公平。我同意,这的确不公平。但我笃信一点:生命不论长短,它的质量是不变的。生命的质量等于浓度乘以长度。

生命的浓度是我自己造的词,是指一个人单位时间里生活的精彩程度和值得回忆的程度。寿命越长,组成它的每个点就会变得不那么夺目;而短暂的生命,则会让这期间的每一个时刻都显得更加精彩。

并且不论对逝者还是生者,都是这样。人临死前回顾自己的一生,不会因为寿命长而用时更长。亲人朋友缅怀死者的生平,同样也不会因为寿命短而觉得无从回忆,而只会把和他在一起的每一个时刻品味得更深、更细。

逝者已经逝去,无论他寿命长短、有无遗憾,终归都和其他所有死去的人一样,在死亡的照料下,安静祥和,直到永远。更重要的是还活着的人,是我们自己,我们该怎么看待他们的死,怎么过接下来的日子,怎么对待自己、以及身边还依赖着我们的人。我不推崇忘却,没有那个必要,你只要想通,其实可以过得更好。至于怎么才能做到,我有一些想法。

首先,不要替逝者遗憾。如前文所说,他生命的质量永远固定,没有值得遗憾的东西。

其次,不要进一步放大自己的痛苦,在悲伤刚开始抬头的时候就从心里蔑视它。痛苦是感性的,而人是可以理性思考的,拿起手中理性的鞭子,抽打那个跪在地下哭泣的自己,告诉他“站起来,眼泪并不改变任何”。

第三,转移注意力到其他人身上。我认为这世上最强大的三股力量,第一是死亡,第二是时间,第三是爱。这三个里面只有爱是可控的,那我们就花大力气在上面。爱你能爱的所有人,把你用来缅怀逝者的那部分精力转移到你的爱人、孩子或者朋友身上。

从自己的怀里站起来,走出去,跟亲朋好友度过一些高质量的时光,当一天结束、夜晚来临的时候,再告诉那个已经离去的人,告诉他:你不要担心,我也许永远不会停止思念你,但我已经开始迈步向前,不再回头,正如你所期望的那样。

最后,我要告诉你,我的朋友,你并不孤独,我也曾经站在你现在站的地方,一点儿都不容易,我知道。但请相信我,一切都有尽头,一切都会好起来。加油!

小快的故事

2015年2月4日上午10点,小跑和小快一前一后被医生从小九的肚子里拽出来,出乎意料的是,小快居然是个男孩儿,那么耀眼的一根小鸡鸡不知道为什么在之前的十几次B超里硬是没看出来。

其它的事情就都在预料之中了:第一是小跑很健康,第二是小快的情况非常差。

小快在手术还没开始时就有心脏衰竭迹象,出生后又加上自主呼吸困难,只被医生评估了几分钟并经我同意后就停止救治、交到了我怀里。

虽然这情景之前在脑海里已经预演过多次,但真正抱着呼吸越来越弱、体温由热变凉的我的孩子时,眼泪终于还是忍不住流下来。一小时后,小快停止了心跳。

我一个好朋友送我一幅她亲手画的画,画的是一个天使,她说这是小快,小快到这个世界来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小跑,一旦确定小跑安然无恙的出生,他就会结束自己短暂的旅程,回到原来的地方。

我虽然没法严肃对待这种美丽的神话故事,但它至少让我开始认真回顾小快和我们在一起的这短暂的34周。

我们是在13周B超的时候发现小九肚子里怀的是双胞胎的,当时我们高兴的给俩人起名字叫岳跑和岳快,想象着将来手忙脚乱但也妙趣横生的日子,但是还没开心几分钟,我们就被医生告知小快的肾和膀胱都偏大,需要进一步观察和测试。

这之后每两周做一次B超,情况没有任何好转,小快的膀胱无法排尿,两个肾的积水也越来越严重,虽然唐氏筛查的结果为阴性,但医生说即使没有基因疾病,以小快目前的情况来看,存活率将会非常低,医生甚至提到了人为终止小快生命的选项,因为这样也能减少小跑受到的影响。

很艰难的一段日子,即使我们什么都不做,小快也不太可能活下去,肺部被肾积水严重挤压,导致了即便小快被生下来,也将无法呼吸,但要我们下定决心亲手结束他的生命,也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考虑再三,我们还是选择了保护小跑、放弃小快。减胎手术安排在22周,一针下去,一切的烦恼即将烟消云散。

但是事情偏偏没有那么简单,减胎手术当日,医生发现小快的胎位有了变化,变成背部朝上,脊椎挡住了心脏,给心脏注射带来极大困难,稍有闪失,很可能导致两个胎儿同时流产。于是我们决定延迟一周再做,期望到时候小快的胎位会有变化。

结果不但胎位没有任何变化,而且医生又发现了新的问题:之前认定的异卵双胞胎并不百分之百准确,通过最近的B超来看,有百分之五的可能是同卵双胞胎。这就意味着,小跑小快中任何一个的死亡,都有可能因为脐血回流而导致另一人的脑部永久损伤甚至死亡。

讨论挣扎了很久,最后我们和医生达成一致意见:放弃减胎手术,听天由命,寄希望于继续存活的小快不给小跑带来过多影响,或者即使小快中途死亡,也不要是同卵双胞胎,以保全至少小跑的生命。

这之后的每周我们都得做B超,如果发现小快心跳停止、并且小跑脑压异常,恐怕就得尝试提前将小跑取出。

那段时间每次去医院,医生都惊讶于小快居然能在如此糟糕的病情下仍然坚强的活着,直到两周前,医生终于决定不能再等,必须在34周的时候剖腹产,否则不但小跑有危险,作为妈妈的小九也会因为腹部积水过于严重的小快而发生难产等复杂情况。

手术安排在2月4日,立春。术前检查发现小快心跳突然减慢并伴有胸部积水,这是心脏衰竭的表现,立即手术。

拥挤的手术室里我握着小九的手,小九害怕的直抖,我使劲的亲她,告诉她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大概十五分钟后医生高兴的冲我们喊:你们有儿子了!我知道那是小跑。
一分钟后,小快出生,这回医生却没有说话。

出生后一小时,小快在我的怀里死去。同时医生告诉我们,手术发现小跑和小快是同卵双胞胎(就是那百分之五)。也就是说,如果小快不是在今天,而是早一些去世,那么小跑的生命也就危险了。

我突然觉得,小快之所以忍受着各种各样的痛苦在小九的肚子里一直坚持活到最后,就是为了守护弟弟小跑。整个过程中,小快有好几次机会可以解脱的,但他都以各种各样的方式改变了医生和我们的决定,因为他知道,如果他死了,弟弟也没法活。

我的小快,你是我见过最勇敢最善良的孩子,你放心的去吧,不管你在哪里,至少不会再有痛苦。请你不要担心你的弟弟,爸爸和妈妈一定会帮你继续守护着他,直到你们兄弟俩再次重逢的那一天。

对不起,小快,此生无缘相伴,但我们会永远想念你,永远爱你。

我是挺倔的一个人,之前很少像这几个月这样流过泪,生命这东西实在是太出人意料了。我把这段经历记录成文字,希望和其他所有关于小快的回忆一起永远地保留下来。这之后,不会再软弱,因为身边除了小九和豆豆,现在又多了一个需要我照料的人,也是小快希望我照料的人。我们四个一定要好好的过下去。

一个被卖到加拿大的中国女人

那些在异国他乡打工的女人背后,总有一些故事。我亲身见证过的最离奇的,就是那个被卖到加拿大的活宝的故事。我忘了她是哪里人,叫什么名字,只记得她长相极为普通,身材不好,年纪不小,看起来有四十岁,带着一个孩子,言谈举止非常粗线条,受教育程度应该不高,不会英语,没有一技之长,总之我在她身上看不到任何卖点,就这么一个人,居然也被人买了。

当时我和小九在一个中东人开的包装厂打工,规模很小的一间工厂,员工最多的时候也不超过20个人。小九刚来加拿大那会儿边上学边在里面兼职,因为手脚麻利头脑灵活,很快就被提拔为工头。后来我也加入,没过多久,老板就对我俩这对夫妻搭档给予充分信任,把整个生产环节包括招聘,全部交给了我们。

我们工厂除了我以外只招女工(不要问为什么),一般都是先招一批临时工,然后看表现留下其中一部分。在招聘这件事上小九负责招人,我负责留人。之所以这么安排,是因为小九热情大方,善于和陌生人相处,而我的洞察力非常敏锐,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判断出一批新人的工作态度、特长和潜力,从而留下身材最好的那个。

好了,背景交代清楚了,让我们回去讲那个被卖了的中国女人的故事。

这个女人是自己主动向我们坦白她的身份的,被我们招进工厂试用的第一天就坦白了。那天下午休息的时候,她把我们几个人叫过去,一边用眼珠瞄着远处一个我们的老员工,一边小声的说,就是她,我就是被她从国内卖给我现在的老公的。我们一听下巴都掉到地上了,第一反应是这人是不是疯子,但是她的眼神看起来又很正常,而且有一股令人信服的怨气在里面。

她说的卖她的人是一名三十多岁长相中等身材高挑的女子,好像是单身,有个女儿,其它情况不太清楚(我们有个不成文的规矩:不互相打听对方的背景)。这人虽然看上去不像是经历简单之人,但是儒雅大方谦逊有礼,我们是万万没法把她和人贩子联系起来的。我们问那个被卖的倒霉蛋说你确定么?她说确定,就是那张脸,名字也对得上。

后来经过一番交谈,情况总算搞清楚了。原来此女早就想出国但是苦于无门,直到有一天遇到一位神仙姐姐说可以帮她嫁到国外,还给她秀了一张外国男人的照片,五官清秀棱角分明,“长得像马特达蒙”,女人当场就疯了,抱着对方的腿说我今晚收拾收拾东西就能走。神仙姐姐把她拉起来说你不要着急,按我说的做,保证让你梦想成真。

中间的事情不多说了,总之半年后,她终于踏上梦想中的旅程,带着儿子带着护照带着自己所有的身家离开了中国,一切都很顺利,直到在机场第一次遇见她在梦里亲吻过无数遍的未婚夫。

来接她的男人比照片里看上去要老至少一轮,虽然眉眼还在,看得出是同一个人,但是你也知道,蔫儿了的黄瓜虽然还是黄瓜,但用起来终究是不一样了。女人的心一下子从天上跌落到地下,感到自己被深深的欺骗了。但是定金已交,自己又确实站在梦想的边缘,虽然男人不是想象中的男人,但脚下的土地却真真的是那片自己惦记了十多年的土地,她甚至能嗅到空气中那种不一样的味道,一种暗示了无限可能性的味道。所以,到底要不要反悔呢?

规则是这样的,整件事情有四个人参与:中国女人、国内中介、国外中介(我们工厂这个)、加拿大男人。所有程序和法律上的事情由两个中介处理。女人给中介支付定金,去加拿大短住两三次,期间培养感情。男人负责支付女人的机票和她在国外的一切开销。如果双方满意,中介将继续操作结婚和移民的事项,事成之后再付余款。

说白了,这就是个跨国红娘组织,致力于把东方女性的真善忍传播到加拿大这种荒芜之地。挺靠谱的一件事,当事人有选择权,而且搞的也不是假结婚,要说有猫腻,就是那张照片。但是在这一行,也就只有凤姐敢拿素颜照出来吓人,成年人,应该担得起这个风险。

这个女人应该也是想明白了整件事情的利弊,才最终决定和蔫儿黄瓜结为百年好合的。她现在之所以会对我们工厂那个中介怀有怨气,我猜除了照片的事,还有种对自己赖以实现梦想的不那么体面的路子的羞辱感,潜意识里想把过错推到别人身上。

要让我说,我真觉得她一点儿也不亏,论个人条件,脸上雀斑一堆,平胸粗腰短腿,英语一句不会,脑子时常进水。再加上四十多岁带一儿子,这要是放在国内,再蹦跶两百年也未必嫁得掉。她老公是蔫儿黄瓜没错,但她自己也不是什么新鲜优质的甜甜圈啊。

她给我们讲过很多故事,我记住了其中两个。一个是推车的故事。说有一天他们一家三口开车回家,离家门口还有一百米的时候她让老公停下,说天气这么好,我们应该到外面活动活动,而不是坐在车里。老公说好吧,问她怎么活动,她说,我们下去推车!从这里把车推回家,好不好?

好你个头啊好,她老公当然不干,以为她在开玩笑,结果不是,她真的拉着儿子下车了,一溜烟儿窜到车屁股后面弯下腰猛推,嘴里还嘿咻嘿咻的喊着号子,欢天喜地的,活像两只推着驴粪蛋的屎壳郎。我们问她,那后来呢,推回去没?她说怎么可能啊!车上还坐着我老公呢,他太沉,我们根本推不动。

另一个是床上的故事。她说她老公性欲非常旺盛,每天都要。我们说那你怎么受得了!她说是挺难的,不过你们想一想,我不会说英语,还带个孩子,人家为什么要跟我好?不就是为了满足需求么。别的事情我不会做,那方面总是要全力以赴的。听完我就跪下了,太他妈朴实无华勤劳肯干了!简直是中华女性的杰出代表,建议写入你国《关于文化输出指导性意见》的白皮书。

这个女人干了一个多月就离开了,跟我辞职的时候她说,我老公不让我继续打工了,说太累,他想让我去学语言。我没有多说什么,只是道声再见,并祝她好运。这是个懂得生存之道的女人,并且简单容易满足,加上蔫儿黄瓜老公貌似还挺爱她,可能是性生活和谐,也可能是真的喜欢她的个性,总之,我愿意相信多年以后的现在,她过的不会太差。

最后讲一个这个故事的外传。在我们工厂打工的那个国际红娘,身份暴露以后被大家追问出不少好料,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有个老外给她提交的一条差评,他说对方下面太臭了,太。臭。了。。我们连忙问她,那你如实告诉那姑娘了么?她说怎么可能,我就说男方觉得性格不和。

性格不合!朋友们,如果你被对方拒绝的理由是性格不合,千万不要追问。这里面水太深了!